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周公、曹操、齐明帝做了同一件事:流涕行诛

网络整理 2019-05-27 最新信息

“流涕行诛”,从字面理解,就是流泪杀人,引申为心中本不愿杀人,但由于情势所迫,不得不杀,所以感悲流涕。在中国历史上,被评为“流涕行诛”者有三人,一是周公旦,二是曹操,三是南齐明帝萧鸾。

周文王有十子,周武王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即天子位。封叔鲜于管,所以称管叔鲜;封叔度于蔡,所以称蔡叔度。二人所治理的是殷商的遗民。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周公摄政。二人怀疑周公不利于成王,于是联合纣王之子武庚禄父,造反作乱。周公奉成王命,诛武庚禄父,杀管叔鲜,而流放蔡叔度。嵇康有一篇《管叔论》,称周公是“隐忍授刑,流涕行诛,示以赏罚,不避亲戚。”赞扬周公为国为民,大义灭亲,以正赏罚。

周公、曹操、齐明帝做了同一件事:流涕行诛

周公像

到了曹操这里,味道就有些变了。《曹瞒传》评论说,曹操“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意思是曹操杀人前,常对受刑者垂涕惋惜,受刑者往往感动,觉得有活路了,结果还是一刀斩首。尽显曹操奸雄本色。记载汉末三国时期的史料,除了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还有《英雄记》(后汉王粲撰),《曹瞒传》(三国吴人撰),《典略》(三国鱼豢撰),《魏略》(三国鱼豢撰),《献帝春秋》(晋代袁暐撰),《魏书》(晋代王沈撰),《九州岛春秋》(晋代司马彪撰),《魏氏春秋》(晋代孙盛撰)。可惜后八部均已失传,只是在《后汉书》《三国志》等书的注文中有所引用。

在这些文献中具体记载曹操杀人流涕只有一次,就是杀陈宫。曹操破吕布,擒陈宫。曹操想劝降,问陈宫说:“想让你的老母和女儿活命吗?”陈宫对曰:“我听闻以孝治天下者,不灭人之亲;施仁政于四海者,不绝人之祀。家中老母和女儿的死活在于你,而不在于我。”曹操没说话,陈宫接着说:“请杀我,以明军法。”说完转身而出,曹操哭着送了出来,陈宫竟不再回头,一心赴死。陈宫死后,曹操养其老母终身,并嫁其女。陈宫与曹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死也不谋。曹操与陈宫是老交情,此次恐怕是真心哭了。

周公、曹操、齐明帝做了同一件事:流涕行诛

曹操像

第三位南齐明帝萧鸾,萧鸾是南齐开国皇帝太祖萧道成的侄子,由萧道成抚养成人。萧道成死后,儿子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齐武帝死后,由于其太子萧长懋先死在前,所以立齐武帝的孙子萧昭业为帝。萧昭业荒淫无道,诛杀大臣。于是萧鸾谋反,杀了萧昭业,立其弟萧昭文。没多久,萧鸾废了萧昭文,自己当了皇帝,是为齐明帝。萧鸾篡位后,心里不塌实,因为太祖和武帝的子孙日渐长大,对他是个威胁。萧鸾干脆把这些人陆陆续续都杀了。有江夏王萧锋、河东王萧铉、随郡王萧子隆、建安王萧子真、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巴陵王萧子伦、邵陵王萧子贞、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衡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巴陵王萧昭秀、桂阳王萧昭粲。几乎杀绝了。

萧鸾每次杀人之前,必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他的部下看到这个“仪式”,就知道今夜又要大开杀戮,无法入眠了。所以史书评价萧鸾“流涕行诛,非云义举。”萧鸾的“流涕行诛”基本就是做秀,为自己的滥杀求个心理安慰。其实不管用,当他把这些心腹之患杀完了,没多久,自己也病死了,南齐由此走向败亡。看来不义的暴行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影向的,祸害未必都是活千年。

周公的“流涕行诛”是真,曹操半真半假,萧鸾太假。其实“流涕行诛”并不一定要“流涕”,就是这么个意思。中国文字深广奥妙,同一词句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现出褒、中、贬不同的含义,有趣得很。

本文作者:扫叶都净(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514030418755635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曹操   齐明帝   周公旦   陈宫   管叔鲜   萧昭文   周武王   齐武帝   蔡叔度   萧昭业   三国   武庚   后汉书   晋朝   萧道成   历史   中国历史   三国志   后汉   周文王   周成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