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网络整理 2019-07-01 最新信息

历史上得宠的妃子很多,但如果论情况的离奇,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贞儿,一个大皇帝17岁,却牢牢占据了皇帝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宠幸的女人。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明宪宗朱见深17岁继承帝位,正值青春年少,他的生母周太后为他选定了皇后吴氏。谁知大婚之后,皇帝并不迷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反,而常宿嫔妃万贞儿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原来,明宪宗在大婚之前,早就与年过30的宫女万贞儿有了私情。

在明宪宗两岁时,大明王朝遭遇空前危机,其父皇英宗皇帝率军亲征蒙古瓦剌,却被打得大败,英宗被生擒。消息传来,京城震惊,宫廷内外人心惶惶。孙太后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立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监国,代行皇帝之责同时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

瓦刺大军乘胜进逼京城,监国朱祁钰在于谦等忠臣的支持下,力排众议,决心保卫北京,誓死一战。随后,在众臣拥戴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景泰帝。孙太后深知瓦剌大兵压境,京城一旦不保,大明江山将倾覆也知朱祁钰即位后,孙儿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将受威胁。出于对爱孙安全的担忧,孙太后将孙儿托付给时年19岁的宫女万贞儿,命其往太子宫中负责照料。

万贞儿原籍青州诸城(今山东益都县),父亲万贵本是县衙掾吏,后犯法流配边疆,万贞儿因此也在4岁时就被充入掖庭为奴。孙太后怜悯她聪明伶俐,便把她留在了身边。自那天起,在年幼皇太子稚嫩、模糊的记忆里,生命中唯一的温暖,就是日夜在他身旁爱护他、抚慰他的万贞儿。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在京城保卫战中,于谦精忠报国,不负众望,率军大胜瓦剌军。次年,瓦剌人将没有利用价值的英宗送回明廷。但此时,景泰帝已无意归还皇位,因此英宗刚抵达京城,便被弟弟景泰帝囚禁于紫禁城外的南宫,连同英宗的一众嫔妃。此时,朱见深的皇太子地位已是朝不保夕,叔叔景泰帝欲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的念头,已是路人皆知。

终于,在朱见深5岁时,叔叔景泰帝废其皇太子位,贬为沂王,改立亲生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失去太子位的朱见深,被赶出紫禁城。大难临头各自飞,一时之间,太子宫中的宫女、太监东奔西散,纷纷另投靠山。此时的万贞儿本可以趁机出宫,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但她不想辜负孙太后的重托,也割舍不下日夜相伴三年的少主。万贞儿带着废太子出宫后,搬进了北京城里一所由锦衣卫看守的旧宅,生活清苦,毫无自由,其处境与囚徒无异。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万贞儿久处宫中,深知历代皇位相争的残酷,废太子复位无望,但前程凶险异常,她为朱见深的安全日夜担忧。年幼的朱见深还没体会到皇宫中的荣华富贵,就已经先尝到了幽禁中的暗无天日。在这里,见不到疼爱他的孙太后,也见不到还没有多大印象的亲生父母,万贞儿是他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安慰。日复一日,光阴在清苦的哀叹声中缓慢地走过。

五年之后,厚重的迷雾之中忽然射出了一道希望的阳光—景泰帝重病!围绕着孙太后的几位大臣顿时像弹簧一样弹开了身:请得孙太后许可,接出被囚禁的英宗,强闯紫禁城,宣布英宗复辟,废景泰帝。这便是历史上上的“夺门之变”。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此时已27岁的万贞儿,带着恢复皇太子地位的少主回到了宫中。恢复太子地位的朱见深,又一次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改变:昔日的清苦变作奢华,落难中的轻蔑变作尊敬,惶惶不可终日变作前程灿烂若锦。不变的是,他和万贞儿之间,依旧亲密无间。

年复一年,时间依旧没有停留,转眼间,朱见深已是一个翩翩少年了。万贞儿的身影,在朱见深心中,从婴孩时的年轻姑姑形象,到童年时的大姐姐形象,变成了现在少年眼里的伴侣形象。现在的朱见深,已经长得比万贞儿还高了,也开始以一个男人眼光,看待与他朝夕相处十二年的万贞儿。深宫月色,纱帐烛光,跨越17岁的年龄差距,他们之间,自然而然,产生了男女之情。

万贵妃一直陪伴明宪宗度过所有困难的女人,得到了他所有的宠爱

朱见深登基后,本想立万贞儿为皇后,但母后、太后皆不许。皇后的重要责任是生育皇子,以延续正统皇室江山。万贞儿虽然身份低微,但这并不是阻碍她成为皇后的障碍。因为,明朝为防外戚干政,皇后大多从没有家庭背景的民间选取。阻碍她成为皇后的真正障碍在于,她实在年长皇帝太多了

本文作者:博雅君儒(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73665514484582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明宪宗   万皇贵妃   景泰帝   明朝   我在宫里做厨师   故宫博物院   于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