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网络整理 2019-06-30 最新信息
古时的中国民族,当他走进农业经济时代,就遇着游牧民族的压迫,可是他能应用治水术,编成方阵形的农田,以拒绝骑兵及战车之突击。这一个方阵,成为一个最小的抵抗单位—同时又成为共同劳作的经济团体。所以中国古代军制即包含于农制之中,所谓"寓兵于农"。春秋两季有更大规模的打猎—有收获的秋季演习—或运动会,这种寓兵于农精神之发展,后来又造成了长城与运河,这长城与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蒋百里《国防论》

蒋百里先生所提到的"寓兵于农",其中的"寓"有寄寓、包含的意思,从字面意思上讲,"寓兵于农"就是指给在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田园生活的农民一定的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也称兵民合一。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总结一些思想家的"寓兵于农"思想,归纳其正确性。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寓兵于农"早在西周时期的军事训练中就有体现,左传隐公五年就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还对一年四季的军事训练做了具体的描述,譬如对春天的列阵、指挥、演习、祭社情况的详细刻画: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鼓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搜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

其余如夏天习夜战,秋天习攻战,冬天习阅兵的情况也十分具体。这些军事训练与农闲时的田猎活动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而且还不至于违背农时,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此外,"寓兵于农"的思想更是为多位政治家、军事家所提议的基本思想。如《六韬》中的《龙韬·农器篇》中武王与太公望之问答,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一开头,武王就问:"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天下安定了,仗也没得打了,攻城和守御的设备能不能不准备了呀?

但太公一针见血的指出:"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所谓人事就是人民的日常生活事务,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战具,就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而后太公望便具体的列举到:

"未耜者,其行马蒺黎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战也;蓑薛簦笠者,其甲胄干楯也,钁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

将未耜、马、牛、车、舆生活生产工具比作战攻守御之具。为了进一步说明日常生活和战斗的关系,他还指出:

"妇人织紝,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鈸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别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取刍,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于人事也。"

将日常生产、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建设活动与后勤建设一一联系起来,处处从国防建设着眼,将一切经济建设都视为后勤建设,因此太公望指出,故用兵之具,尽于人事也。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最后太公望指出:"善为国者,取于人事。"也就是说,一切战争所需或人民生活所需都是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资料之中。

三代时所贯彻的"寓兵于农"思想,的确不失为一种极具合理性的思想,并得到了后代军事家、政治家的广泛认同。他们在面临严峻的国防形势,对积弊深重、战斗力孱弱的王朝进行改革时,均会重新回归到这一思想中来。

譬如王安石针对国家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就指出,民与兵分途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他欲恢复"兵民合一"的民兵建制,藏兵于民。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完善化后,推行"保甲法",秉承一个全民皆兵的原则,尽可能将多有的丁壮都纳入民兵队伍,定时进行校阅训练,使其掌握军事技能,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源源不断的提供预备兵源。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王安石像

而"寓兵于农"也是刘基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他认为兴兵作战首先就是消耗物财,长途运输则损耗更多,兵民合一是最好的制度,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兵,这样劳武结合,是实现国富民强的最好办法。他还认为在后来兵与农分离之后,就招来了一群乌合之众,这些人目无法纪,打仗不行,就会祸害民众。

通过以上的总结"寓兵于农"的正确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1、 有效保障国家的后勤供应

"军无辎重则亡",后勤供应是军队作战的基本保证,随着人口和作战规模的扩大,后勤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而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寓兵于农",将生产和作战相结合,就能很好的远途后勤运输的压力。从事生产的农民在必要情况下又是保家卫国的士兵,又有效的弥补了兵源短缺的问题。把一切生产建设都视为军事建设,将富国作为强兵的基础和前条件,为国家对外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2、 "兵民合一",提高军队战斗力

寓兵于农所达到的效果,正如蒋百里先生所言:"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则亡。",生活与战斗高度一致,造就了士兵强大的战斗力,具体可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兵之强在练",是一条基本的军事准则。诸葛亮的《心书·习练》就有这样一句名言:"军不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历史上的岳飞、戚继光都十分重视士兵的训练,并独创了关于士兵训练的方法。如果士兵疏于训练,那后果是很严重的,如鸦片战争以来,"一杆烟枪,一杆长枪"的清兵,"承平日久,兵习宴安,步行四五十里即脚肿。"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就是见鬼了!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而"寓兵于农"的思想基本是,农民农忙时从事生产,农闲时则接受军事训练。这样一来,不仅生产没有被耽搁下,扛锄头的农民也能够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而得到有效的训练,战斗力也就因此有了保证。

其次,农民的特点是极富有乡土观念,为了保卫自己世代为居的家乡,自然会拼了老命。这样,他们的战斗力自然会比那些当兵仅为了混口饭吃的人战斗力要强得多。

3、 弥补募兵制的弊端

王安石就曾指出募兵制的弊端:"募兵多浮浪之人",也就是说,招募来的士兵,大多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不仅战斗力低下,还徒增国家的军费支出。与其赋予这些人保卫国家的重任,不如依赖衣食丰足的良民。这样一来,便能够使民兵"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浅谈“寓兵于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总结:"寓兵于农"这一从三代起源的思想,适应了古代农耕经济的现状,将生活生产与战斗同一,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还促进了国防建设、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被历代改革家反复提及。但从根本上来讲,依托于农耕经济的"寓兵于农"思想,利用农民的乡土观念做精神力的基础,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战术上防守性强而进攻性弱。这种观念,在面对以主动出击、积极进取、会战为精髓的海战时,自然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 参考文献资料:
  • 《国防论》—蒋百里
  • 《六韬》
  • 《左传》
  • 《浅谈明朝时期的国防经济思想》

我是江暮云,愿同大家一起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原创不易,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祝您愉悦!

本文作者:江暮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92353680929639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姜子牙   经济   蒋百里   王安石   农业   春秋战国   刘伯温   平壤   武器   周礼   左传   不完美妈妈   大司马   田畴   农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