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三个阴谋家

网络整理 2019-06-15 最新信息

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成功的阴谋家,其中这三位最成功,既能安邦定国,有能独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令人叹服!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在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若隐若现,神出鬼没,他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是货真价实的军师。他最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能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守城却敌,在明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的斗争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使人感到莫测高深。他实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腥风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计定江山的谋略家灿若繁星,不可胜数。这也不足为奇。但能够将超凡脱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积极用世、竭精殚智的谋臣集于一身者,却极为少见。而姚广孝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和尚军师,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

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三个阴谋家

怪杰出世

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由于姚家祖辈事佛,父母决定让他出家为僧,谋口饭吃。

姚广孝出家后,却从师于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还读书工诗,研究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

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有四个好友,分别叫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这四人自比于唐初四杰。其中的徐贲,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这些人劝姚广孝弃佛归儒,姚广孝婉言谢绝了。大约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潜心内外典籍的学习,开始了佛、儒两家的对比与选择。在学佛访友和诗文来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

洪武八年(1375年),姚广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师天界寺。这一次他虽未得官,但这次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了官宦和高僧,并增强了成就事业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举荐下,他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选高僧进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谋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选拔天下的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当时正应诏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称他为“泐秀才”。在他的举荐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见了姚广孝。两人一交谈,竟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朱棣请姚广孝出山相助,姚广孝毫不犹豫,欣然应允。姚广孝就跟随燕王北上,来到了北平。为了遮人耳目,朱棣让他住持庆寿寺。两人从此频繁往来,经常秘密私谈,至于谈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储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丧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建议下,朱元璋立年仅十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指定了未来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后,朱棣得到消息,遂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时,却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来的敕符,让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恼火,仍要下令过江。姚广孝赶忙劝阻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兵返回了北平。实践证明,姚广孝的建议在当时的确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朱棣强行过江,不仅有违朱元璋的“遗诏”,闹不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他上台之后,采纳了大臣齐秦和黄子澄的意见,大肆清除诸王,朱棣的处境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姚广孝立即密劝朱棣起兵夺取政权,但朱棣一直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为了进一步坚定燕王起兵的决心,姚广孝煞费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断地诱导,并对当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终于被说动了。

靖难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鼓动下,决意夺取皇位,与侄子建文帝决一雌雄。姚广孝作为燕王的主要辅佐和谋士,不但以自己的谋略使燕王最后下了决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细致的准备,其中的练兵和铸造兵器尤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军一路破关拔城,来势凶猛,举国震动。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讨伐。燕王在姚广孝的辅佐下,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大破耿柄文的大军。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进入京师,终于夺取了明朝的政权,当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号为永乐。

不脱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

永乐二年六月,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但是,回到故乡时,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没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怅然。姚广孝带着复杂的感情,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

姚广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原来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是解缙,解缙并没有理解皇帝编修这部巨书的宗旨。永乐二年二月,这部巨书完成后,定名为《文献大成》。上呈皇帝审阅,成祖对这部书不太满意。命姚广孝等人重修。永乐五年,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等内容的二万多卷的巨书,在姚广孝主持下顺利完成,并更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七十七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三修本,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时间和全书的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的修纂。

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不能朝见,仍居于庆寿寺。成祖多次亲往看视,赐予金唾壶。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并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于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祭文。

姚广孝是一位穿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家。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前,姚广孝是和尚;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当和尚,因为这身袈裟为他的政治活动和得以善终做了最有效的保护。他继续当和尚,实质上向朱棣表了一个态度,自己对权势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没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对姚广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广孝的权势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终。

姚广孝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在成为达官贵人之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大肆敛财。相反地,他保持了一个和尚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永远不蓄钱财。他曾因公干到家乡长洲,把朝廷所赐的金帛和财物都分给了宗族乡人,自己不留积蓄,这与历来巧取豪夺、搜刮民财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世人议论广孝,常以异僧诋毁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既违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礼。然而观其终究不改僧相之举,则不能单以纯粹之功利心定论。

陈平屡出奇计,救主危难,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计策神鬼莫测,让人匪夷所思,但总能解决疑难问题,改变不利局面。他机智过人,历经风险,而能游刃有余,总能化险为夷,虽伴君如伴虎,而终得善终,实属难得。

一、屡出奇计,救主危难

陈平出身贫寒,家里只有三十亩地,在人少地多的秦代,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推算,也就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又因父母早亡,陈平从小跟着哥嫂。哥哥埋头苦干,尽心抚养陈平,供他读书上学、求师访友。陈平也不负哥哥期望。酷爱读书,专心研读道家学说,探求治世之术。又拜师访友,游学四方,立志要做天下大事。

一次,陈平在里(基层组织)中主持祭祀,祭祀完毕分祭肉的时候非常公平。乡亲父老纷纷赞扬他说:“陈家的孩子主持祭祀分肉,做得真好!”陈平却怅然地长叹一声说:“假如让我陈平主持天下大事的话,也会像分肉这样公道。”

后来,在秦末的动乱中,陈平积极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明主,在跟随了魏王咎和项羽各一段时间后,转投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每当刘邦遇到危机和关键时刻,陈平都会献上一计。刘邦采用后的结果是:危机解除和难关度过,而计策本身又常常出人意料。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荣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快一年了,而且断绝了汉军外援和粮草供应。刘邦迫不得已向项羽求和。而项羽不允,继续加紧围困,必欲置刘邦于死地而后快。刘邦忧心仲忡,陈平趁机献上了离间计:“我想现在能使楚军混乱的人,就是项羽最信任和倚重的亚父范增、大将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了。如果大王能舍得拿出几万两金,就可以施展反间计,离间其君臣,使楚军上下猜疑。项羽本来就爱猜忌听信谗言,必然会引起楚军的内江而相互残杀。那时,我军乘机反攻,势必破楚。”刘邦知道如果没有了命,再多的金也没有用。于是拿出了四万两金,交给陈平施展离间计。果然很快就见到了效果,范增被迫辞职,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大将周殷叛降了刘邦,钟离昧等被项羽疏远。接着,陈平又献上“李代桃僵”之计,假称汉王投降,让将军纪信冒充刘邦,带领两千多名由女子化妆的汉军,出东城投降,而刘邦和陈平等乘西城空虚的时刻,开城门逃向萧何镇守的关中根据地,一举逃出了项羽的包围。

公元前203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出奇兵攻击项羽控制的齐国。韩信占领齐国后,野心膨胀,派人向刘邦汇报,并提出由自己代理齐王。而此时,刘邦统帅的汉军正和项羽的楚军主力打得是难解难分、不分高下,形成了胶着状态。刘邦一听就火了,于是当着使者的面,张嘴就骂:“我久困于此,天天盼望你韩信前来协助我,你却想自立为代理王!”陈平当时就站在刘邦的侧旁,一听不好,也不顾君臣之礼了,用脚就向几案下刘邦的脚踢去。刘邦一疼,连忙住口,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和陈平各踢了他一脚,还不断向他“挤眉弄眼”。刘邦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想:韩信文武全才,手握重兵,远在齐国,我刘邦根本无力阻止他称王。韩信现在举足轻重,如果因此而与项羽联手,我刘邦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也算刘邦聪明,马上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王,就要做个真王,做假王算怎么回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稳住了韩信的齐军。

不久,楚、汉言和,双方以鸿沟为界,这就是“楚河汉界”的由来。项羽率军向东撤退。陈平发现项羽军队粮食奇缺、士气低落,已成强弩之末。于是立即向刘邦献上一计:乘胜之计。这时张良又和陈平不谋而合,也来劝刘邦乘胜追击。刘邦以和约墨迹未干不能失信于天下为由,提出质疑。两人为刘邦剖陈厉害,劝刘邦不可放虎归山。刘邦猛醒,立即出兵尾追项羽。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会同韩信、彭越等各路联军把项羽合围在坟下(安徽灵璧南),“十面埋伏”,彻底击溃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岸边(安徽和县东北)。

后来,刘邦当上了皇帝,率军攻打匈奴,被围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真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形势危殆,陈平献上二计:反美人计、行贿计,又使刘邦死里逃生。陈平也因此而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超过了所有的汉初功臣。

二、机智过人,化险为夷

陈平从项羽那里逃出来后,到了一个渡口要过河,船夫看到陈平穿了一身新衣服,腰上还佩带着一把宝剑,便认为这是只“肥羊”,以为陈平身上有不少金银,就想趁船到河中游的时候把陈平弄死。陈平看出不好,于是借口天气热,把身上的衣服全脱了,让船夫看了个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就顺利过了河,投奔了刘邦。

刘邦临死前,命令陈平和周勃到镇压叛乱的前线,捕杀大将樊哙。这樊哙既是刘邦的故交,也是他的连襟,也就是吕后的妹夫。陈平知道君命难违,可又知道刘邦和吕后的为人,怕有反复。于是和周勃商量,只是设计把樊哙关进囚车,并不马上就动手杀掉,而是亲自押解回京城长安,听候处理。果然,就在这期间,刘邦病死,朝廷大权由吕后掌握。听到消息,陈平知道形势险恶。幸好没有杀樊哙,还可以向吕后辩白清楚,免遭暗算。为怕夜长梦多,陈平让囚车照常行进,自己则策马疾奔,赶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他装出悲痛欲绝的样子,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在刘邦的灵枢前,放声悲号,且哭且诉,使在场的人都倍受感动。其实陈平是担心自己的命运,在演戏,陈平说了许多,但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在场的吕后:先帝命我捕杀樊哙,我没敢轻易下手,现在已经将他押解回京。吕后当然知道陈平是在演戏,但一听樊哙没有死,也就放心了。听陈平的一番表白,见陈平满面涕泪横流,又知道陈平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也就打消了惩处他的心思,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育、辅佐新皇帝汉惠帝。

在吕后专权的时期,陈平被任命为左丞相,但他怕遭猜忌,于是政务上事事附和,生活上寻欢作乐,以期自保。后来,吕后死,陈平和太尉周勃联手,诛杀了吕氏诸王,迎立汉文帝,继续辅佐汉文帝。公元前178年,陈平病死家中,终得善终。

陈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智士谋臣。虽位居丞相,依然是谋士风采。陈平的计策虽然不能说是堂堂正正,甚至有些“鸡鸣狗盗”的味道,他自己就曾说:“我多用阴谋,是道家所禁用的”,但都很实用,能解决棘手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扭转局面,又确实令人叹服。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初随李榷,再从张济、张绣,后归曹操。

《三国演义》中,贾诩一出场,三五句话就把王司徒费尽心机诛戮的董卓说活了,而且一变为四: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后逃往陕西,派人给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见)。李榷等没奈何正准备四散逃生时,贾诩发话了:“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于是有了犯长安这回书和其后的天下大乱。

后来,贾诩因和李榷政见不同,离开李榷,跟从张济、张绣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贾诩力劝张绣降操,并自往见操。曹操与贾诩一番交谈过后,十分器重,“欲用为谋士”(曹操有眼光。凡他遇见的人才,必倾心网罗,置诸翼下。),被贾诩推却。后曹操因勾搭张济亡妻、张绣之婶邹氏,致长子曹昂、拉皮条的侄子曹安民、虎将典韦皆丧于张绣、贾诩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报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兴兵征讨张绣。在贾诩的谋划下,张绣结连刘表再次击败曹操。在回答张绣问话时贾诩的一番言谈充分展示了他的识见、智慧:“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绍、曹操相拒于官渡。袁绍寄书给贾诩,欲招纳张绣。当时袁绍强而曹操弱,张绣又与曹操有仇,便欲归降袁绍。贾诩极力阻止,并说“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再次显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上的“十胜十负”书极负盛名,今人皆以为它坚定了曹操击败袁绍的信心。其实坚定曹操信心的还有贾诩:“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挟破荆州、败刘备之威势的曹操,陈兵百万,准备东击孙权。其时郭嘉已亡,曹营众谋士没一个有贾诩清醒。他劝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头脑发热的曹操听不进去,终招致赤壁大败。

之后,曾被韩遂、马超打得割须弃袍的曹操靠贾诩的离间计得以分化、击败韩、马,有名的“抹书间韩遂”其实是贾诩的计谋。

贾诩的才干,不仅得到曹操的赏识、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与弟曹植的太子之争中亦时时借重贾诩。曹丕曾问计贾诩,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贾诩告诉他:“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脚踏实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后来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征询贾诩,机智的贾诩一句话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贾诩一生智计非凡。纵观曹操帐下谋士,实无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赐死、荀攸郁愤而终、徐庶一言不发、程昱、满宠不可相提并论。贾诩独得善终与他明识时务、低调做人、不事张扬的做人原则有关。《三国志》对其为人处事有中肯的抨价:“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此外,贾诩可说是三国谋士中最无私心、最讲职业道德之人:从李榷时,几句话弄得天下大乱;跟着张绣,打得曹操大败亏输;归曹操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陈寿说他“通达权变,算无遗策”诚非虚言。

本文作者:历史作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1902880241095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姚广孝   中国历史   历史   明成祖   朱元璋   明朝   建文帝   永乐大典   苏州   高启   政治   刘秉忠   解缙   元朝   佛教   淮安   读书   南京   浙江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