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网络整理 2019-06-13 最新信息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鳌拜)

不知道问此问题的人是否发现,整个清朝,您也找不到一个满洲人是反叛。

上至进关的摄政王多尔衮,从未有非份之想。和珅也只是贪污,从没有反皇帝的想法。晚清的恭亲王,本也是继承人热门人才,而且才华横溢,咸丰在的时候,疏远他。慈禧后期也提防他,但恭亲王也从没有过篡位想法。应该是满洲人比较耿直,从生下来,就没有反对君主的想法。

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话说鳌拜,可以说根正苗红,苏完瓜尔佳部族长索尔果之孙,老罕王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费英东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作为其侄的鳌拜,跟随太宗皇帝皇太极出征各地,屡立战功,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在太宗去世后,为谁继位,出现针锋相对的两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鳌拜坚定的站在拥立太宗之子的行列,最终双方达成妥协,由年幼的太宗之子顺治继位,而多尔衮当上了摄政王。

正因为鳌拜是拥立太宗之子的一派,所以多尔衮掌权后,虽鳌拜屡立战功,但多尔衮还是给他小鞋穿,鳌拜有功而无赏、无罪而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顺治亲自后,知道鳌拜忠心耿耿,非常器重鳌拜。鳌拜一次生病,顺治亲自看望。正因为非常器重鳌拜,所以最后有托孤之举。

如果只把鳌拜看成武夫,那就大错特错了。鳌拜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人,因顺治不幸染上天花去世,继位的康熙年幼,顺治遗照指定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在康熙年幼期间,国政全部由这四人协商主持。但因为鳌拜最有头痛,鳌拜虽排在四位辅政大臣之尾,因头脑有主见,很快朝中的满洲大臣都团结在身边,朝廷内形成满汉为权利而争夺的两大派系。

鳌拜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反对鳌拜的汉族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鳌拜不是罪臣,从无反叛之心。而是权臣,他权利欲太大,又小瞧了年轻的康熙爷,与皇权冲突而被拿下。康熙晚年也承认鳌拜并无谋反之心,而且确实也为大清国政权建设和巩固做出巨大贡献,需要表彰。实际上,算是为鳌拜平反。

雍正帝执政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身后隆典,说明清帝都能客观评价鳌拜,认为鳌拜是应予褒奖的有功之臣。

鳌拜后裔有一部分在乾隆年间响应回迁的号召,一部分迁回满洲双城拉林等地。另一部分还居住在北京。晚清的时候,鳌拜后裔在肃亲做总管,鳌拜后裔用的汉姓是关,肃亲王与鳌拜后裔家族非常好,两家的祖坟都相连,取意王冠(关)连坐。肃亲王祖坟和鳌拜后裔家族的祖坟在今天北京朝阳区劲松,现在有的肃亲王园寝经过修缮,已经可以参观了。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作品。

本文作者:满族文化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62743428382772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鳌拜   康熙   顺治帝   多尔衮   费英东   满族   镶黄旗   皇太极   清朝   恭亲王   雍正   咸丰   王弘祚   和珅   遏必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