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两千三百年 内蒙古留下这些长城遗址

网络整理 2019-05-17 最新信息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秦把原秦、赵、燕三国在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东西扩展,筑万里长城。后汉武帝又派卫青进行过修复,故又称秦汉长城,距今已有2200余年。

秦长城

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黄河以北的长城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现巴彦淖尔的乌拉特中旗、前旗和包头的固阳境内),继续向东经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

两千三百年 内蒙古留下这些长城遗址

阴山秦长城遗址航拍图

在内蒙古境内,位于包头市的固阳秦长城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小佘太秦长城保存最为完整。

小佘太秦长城东与固阳秦长城相接,西至阴山之狼山山口,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气势非常壮观。在小佘太秦长城北侧600米处,已发现70余幅阴山岩画。

秦长城大多蜿蜒于山岭之上。它的修筑方法是因地制宜,山地多用石块、石片或土石混筑,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土筑城垣多数毁坏,而土石混筑的城墙,由于多年风雨的侵蚀,如今只留下路基状痕迹。

汉长城

在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中,汉代长城最长,超过2万里。

汉外长城修筑了并列的两条,分南线和北线,两条汉外长城筑有若干座城障塞亭及烽燧。汉外长城在草原大漠腹地,多为夯土而筑,个别地段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垒,或外砌石内填土。

隋长城

隋朝在其38年的兴衰历程中,为防御北方突厥、西北吐谷浑,在今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都修筑过长城。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加固和改造。新修的长城仅有两条,一条是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由崔仲方督修的灵武朔方长城,全长约350公里。这条长城由西向东穿过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南部,遗迹尚存。另一条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所筑的长城,亦称通漠长城,西起今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东至今清水河县境内浑河。这条长城未见地表遗存。

宋代长城

2010年10月,鄂尔多斯长城调查队队员们行进在准格尔旗羊市塔找到了4座底部为黄土夯筑而成,表面长满蒿草的烽火台。他们一路向北走下去,发现了这样的烽火台共有20多座。后期又陆续发现多座烽火台,它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烽燧线,这便是内蒙古唯一的一段宋代长城——北宋烽燧线。

在烽燧线东南,分布有3座宋代城址,那就是丰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宁砦。丰州故城是内蒙古地区唯一的一座宋朝州城。烽火台的预警、卫星城的护卫、丰州城的坚守形成了一条宋朝针对西夏和辽的多重军事防御体系。

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修筑,亦称边墙。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下)

本文作者:呼伦贝尔新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45434510957006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内蒙古   蒙古   固阳   阴山   明朝   宋朝   匈奴   包头   故城   巴彦淖尔   甘肃   秦始皇   鄂尔多斯   山西   北宋   准格尔   隋朝   汉朝   集宁   蒙恬   秦汉   女真   隋炀帝   乌拉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